第62章 为什么而读书(1 / 2)

悠闲少东家 阿慕 0 字 24天前

 自从大顺建国以来,甚至是在文风昌盛的前朝,人们都是深信不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几乎就是读书人的宗旨,使得读书人都有着极高的优越感。

只是,此刻,段文俊却说,如今的读书人,已经完全曲解了古人们这句话原本的意思,这又怎么能够不让众人震撼。

这,根本就是完全颠覆了他们原本的认知。

秦思雅闻言一愣,正欲反驳,秦风眉头一锁,盯着段文俊抢先开口了“文俊,你说如今的读书人,完全曲解了古人们的意思,是怎么回事?”

“秦老,我想冒昧问您一句,如今读书人读书,是为了什么?他们为了什么而读书。”段文俊不答反问。

秦风皱了皱眉头“十年寒窗,自然是为了博取功名。”

段文俊点了点头“不错,您老也说了,博取功名。”

“可是,博取功名是为了什么呢?咱们说得直白点,其实就是为了当官。如果不能当官,还有人去博取功名吗?”

“若是一定需要展开了来说,再加上一顶遮羞帽的话,我们可以冠冕堂皇一点,读书是为了当官,当官了才可以治理一方。上报效君王,下造福百姓,这便是读书人崇高理想。”

“可事实上呢?若当官了,真会如此吗?”

“秦老您自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您是当朝满腹经纶的大学士,我想您年轻的时候,肯定曾经也是一个踌躇满志的读书人。可是当官之后呢?真的如您所愿吗?”

“我想,恐怕不是!不然的话,您又为何会想来这小小的望江县,创办这四海学院?”

段文俊滔滔不绝,只说得秦风眉头紧锁,盯着手中的茶杯,似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良久都没有动弹。m.

秦思雅和江舒影亦是眉头紧蹙,紧紧盯着段文俊。

段文俊刚刚的话语,虽然听起来似乎有些牵强,却又似乎极有道理。

就连坐在旁边石头上饮酒的墨守成,握着酒囊的手亦是停在了半空中,怔怔地盯着段文俊的背影出神,不知道在想什么。

草亭中,顿时陷入了沉寂。

良久,秦风终于放下了茶杯,他抬头紧盯着段文俊,语气变得十分严肃“你觉得世间的读书人曲解了古人的意思,那古人的本意又是什么?”

“古人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真实的意思,其实并不是字面上的,并不是说,只有读书人才高人一等。这里的高,是指的人们所站的高度,是眼界和自我提升。”段文俊的目光从众人的脸上一一扫过,方才又接着道“天下士农工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农人有种地的经验,商人有行商的经验,工人们有工坊的经验,其实这些都是通过读书来的。只是有的人是读的印着文字的书本,有的人是读的实践的书本。”

“眼界和自我提升?”秦风似乎有些不明所以,一边回味着段文俊的话,一边喃喃自语“印着文字的书本,实践的书本?”

段文俊的话接着继续响起“人之所以要读书,是因为读书能够明事理,开拓人的思维,让人能够站在更高的高度去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开阔眼界,自我提升。”

“若是如此,读书人仅仅是为了你说的自我提升,而不去追逐功名,那读书还有什么意义?”秦思雅仍旧不服气。

“不错,这也就是我刚才问的,如果考取功名之后不是去当官,还有人去考功名吗?所以,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读书就是要博取功名。所以大家才会觉得,这样想这样做才是正确的。”段文俊的脸色变得更加严肃“所以这才有了现在读书人读书,就是为了功成名就,为了当官的局面。”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读书人读书仅仅是为了出人头地,为了当官,他的动机就不一样了。”

“出人头地能做什么?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又是为了什么?”

“自然是为了自己能够有最好的生活和地位。那么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将自己之前读书所受的苦都弥补回来。”

“如何弥补回来?那自然是享乐。”

“当官的要享乐,那还会一心为君分忧,为民请命吗?那么他们还会一心想要当个好官吗?个人利益,家族利益,门阀利益,恐怕这些都是他们优先考虑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