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九 君子(2 / 2)

龙旗 猫吃狗粮 3779 字 2019-10-05

李鸿章的眼睛立刻咪了起来,他向前一步,偏过头问道:“任治明,你说什么?为师老了,听得不是很清楚……”

“学生是说,老师不能上这个折子!不止如此,老师还不应再继续为郭公争这个赐谥立传。”,任令羽大声吼了回去。

“任治明,你大胆!”,李鸿章勃然作色,他一掌击在身旁的茶几上,“你知道你在胡说些什么?”

“学生没有胡说!”,任令羽毫无惧色的望着李鸿章,一字一顿的道:“老师,须知螳螂捕蝉,往往不知黄雀在后,而黄雀啄螳螂时却大都不知弹丸将至而!”

这一句话从任令羽齿缝里迸出来,饶是三伏天气,却也让李鸿章和张佩纶都激凌一个寒颤,三个人一时间都没说话,但听正方外一阵风掠过殿角,吹得上面挂着的铁马叮当作响。

~~~~~~~~~~~~~~~~~~~~~

李鸿章没再说话,他负手在室内踱了两步,阴沉的目光冷冷的落在任令羽的身上,问道:“任治明,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老师请想一想。”,任令羽黑瞋瞋的瞳仁闪烁着冰冷的光,“郭公的告哀电报四日前就报到了京师,那文廷式却为何要到此时才上折子?须知死者为尊,要对一个故去的人作此砸黑砖下死手的龌龊事,那些个君子们也是需要些日子勾连的……”

李鸿章猛地转过身来直视着任令羽,目中火光一闪,随即又变得深不可测:“说下去!”

“学生敢断言!”,任令羽的眼中猛地闪过一抹阴狠,“如今这起子‘清流’揪住给郭公赐谥立传一事大作文章,却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老师如果在此时挺身而为郭公鸣不平的话,不出三日内,举朝之内借此事弹劾我北洋的奏折必然是多如过江之鲫!”

李鸿章猛地吁了口气,任令羽这番话说得透彻见底,却也着实让人心寒!

“学生敢问老师……”,任令羽向李鸿章一拱手,哑着嗓子道:“郭公当年缘何丢官去职,不就是因为其为人太过实在,竟然在《使西纪程》里面把开议会、兴商贾等变法主张直接写了出来寄回总理衙门?结果才落了个‘以夷乱夏’的口实在有心人手里,才有这后来无尽的祸患!”

“老师,郭公为何被诬为‘名教罪人’?其根源莫过于两个字——‘西学’!这以夏变夷的罪名,郭公扛不动,老师却也未必扛的动!”

“老师,我等入京已近一月!从翁常熟上那道《请停购船械裁减勇营折》,险些断了我北洋海军的生机时算起,老师上《殿阁补阙折》,学生出阅舰式的主意……”,任令羽的声音中已经添上几分浓浓的焦灼,“我们是花了多大的心思,担了多大的风险才给北洋海军争来个添购船炮的名目?如今好不容易才做到了如此地步,那自然不能为山九仞,却功亏一篑啊。”

李鸿章踱回到躺椅前,颓然的坐了回去。

任令羽话里的潜台词说得已经十分明白——兴办阅舰式的奏议之所以能批下来,关键就是捏住了“孝悌”和“万邦来朝”两个关键处,而要说这个主意最大的缺憾,就是它还是西礼!

这样就等于留了个“以夷乱夏”的把柄在别人手里,这事能办下来,还是靠着“孝悌”和“朝贡”的两顶大帽子压住了“西礼”这个不足,而如果北洋卷入了郭嵩焘的赐谥之争,那恐怕就会真如任令羽所说,立刻便成满朝清流的众矢之的!届时朝野间的舆论此消彼长,当真被人揪住这“以夷乱夏”的罪名把这看似已经板上钉钉的阅舰之礼又扼杀在襁褓之中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给我条凉毛巾!”,李鸿章仿佛一下子苍老的十几岁,他伸出手,对张佩纶道。

张佩纶立刻到洗脸架那,取了条毛巾浸透拧好,递给了李鸿章,而后者则伸手接过,用凉毛巾揩了脸后,他才倦容满面的说道:“明日凌晨,老夫就去西苑那边递牌子陛辞……幼樵,治明,你们两个立刻着人把东西都收拾下,我们明天就回天津。”

“是!”,任令羽躬身应道,心中也终于感到略轻松了些——在他的潜台词里还有另一层意思,自他那一日当街痛打文廷式后,他和李鸿章这对师徒汉奸立时就成了以翁同稣等清流人物集火攻击的对象!如今郭嵩焘去世,那些正因弹劾李鸿章御下不严未果而感觉一腔热血无处宣泄的清流党人终于找到了个可以一击而中的攻击对象……

既然有郭嵩焘为己分谤,那还不赶紧就坡下驴,立刻离了京师这个是非之地?

~~~~~~~~~~~~~~~~~~~~~

同一时间,东单二条胡同,军机大臣户部尚书翁同稣府邸

容色雯和的新晋军机大臣翁同稣用一支湖笔满蘸松墨,开始写起日记来:“……兴阅舰式之议,廷论哗然,且仪鸾似圣心默定矣!然以西礼而贺圣寿,实乃以夷乱夏,败坏伦常。北洋之意,殊为可恨!历观时局,忧心忡忡,若不思更张,岂非忝为大臣,能无愧恨?”